苹果手机怎么看什么时候买的
手机查看购买时间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详细介绍:
通过苹果官方渠道查询
-
苹果官网查询
- 操作步骤:打开手机“设置”,进入“通用”,点击“关于本机”,找到“序列号”并长按复制,然后打开Safari浏览器,访问苹果官网的“检查您的保修服务和支持期限”页面(https://checkcoverage.apple.com/),将复制的序列号粘贴到指定位置,输入验证码后点击“继续”,页面就会显示出设备的购买日期及保修状态等信息。
- 原理:苹果官网通过设备的序列号来识别设备,并从数据库中调取与之相关的购买信息和保修信息等,从而准确地显示购买日期。
- 注意事项:要确保输入的序列号准确无误,并且网络连接正常,以便顺利加载查询结果。
-
Apple Support应用查询
- 操作步骤:确认苹果手机上是否已安装Apple Support应用,若未安装,可打开App Store搜索该应用并下载安装,安装完成后,打开应用并登录自己的Apple ID,登录成功后,应用会自动关联名下的苹果设备,点击“我的设备”,选择想要查询购买日期的苹果手机,在设备详情页面即可直接查看设备的购买日期以及保修状态等信息。
- 原理:该应用与苹果的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通过登录的Apple ID获取用户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购买日期等。
- 注意事项:需使用正确的Apple ID登录,且确保应用为最新版本,以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和准确的信息显示。
通过手机设置查询
-
通过保修到期日期推算
- 操作步骤:打开手机“设置”,选择“通用”,点击“关于本机”,找到“保修到期日期”,由于苹果设备正常情况下标准保修期是一年,所以用这个日期减去一年,就能大致推算出购买日期,保修到期日是2025年10月1日,那么购买日期大概率就在2024年10月1日左右。
- 原理:苹果设备的保修期是从激活日期开始计算的,而激活日期通常与购买日期相近,所以通过保修到期日期反推,可以大致确定购买时间范围。
- 注意事项:这种方法得出的日期可能不是非常精准,因为存在购买后未立即激活,或者激活时间与购买时间间隔较长等情况。
-
查看已注册的Apple设备(iOS 15以上国行版本)
- 操作步骤:打开“设置”,点击“通用”,再点击“法律与监管”,下拉找到“已注册的Apple设备”,点击设备名称,即可直接显示首次激活日期,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仅限国行版本。
- 原理:苹果在系统中记录了设备的注册和激活信息,通过特定的设置选项可以查看这些信息,从而了解设备的首次使用时间,进而推断购买时间。
- 注意事项:非国行版本的苹果手机可能无法通过此方法查看,且如果设备经过一些特殊操作或维修,可能会影响信息的显示准确性。
通过购买凭证查询
如果有购买时的发票、收据或订单确认邮件,上面会明确标明购买日期,这是最准确可靠的方法,可以直接查看纸质发票或电子票据上的相关信息,也可以登录购买时使用的电商平台账户,在订单记录中查找对应的购买记录。
通过iTunes或Finder查询(需连接电脑)
- 操作步骤:将iPhone连接到电脑上,Mac系统打开Finder,Windows系统打开iTunes,在设备列表中找到你的iPhone,点击它,在设备详情页面中查看设备的购买日期和保修到期日期。
- 原理:iTunes和Finder作为苹果的官方设备管理工具,在连接设备后可以从设备中读取相关信息并显示出来。
- 注意事项:要确保电脑安装了最新版本的iTunes或Finder,并且手机与电脑的连接稳定,否则可能无法正确读取设备信息。
通过第三方工具查询
- 操作步骤:可在微信搜索查机宝等小程序,按照提示输入苹果设备的序列号等相关信息即可查询,也可以在App Store下载如PhoneInfo X或Device Info等第三方应用,打开应用查找“激活日期”或“购买日期”等相关信息。
- 原理:这些第三方工具通过获取设备的序列号等信息,然后从其自身的数据库或通过网络连接到相关的数据源来查询设备的详细信息,包括购买日期等。
- 注意事项:使用第三方工具时需注意选择正规、受信任的应用,以确保信息安全,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遭受恶意软件攻击。
FAQs
-
Q1:通过苹果官网查询购买日期时,为什么有时显示的购买日期与实际不符?
- A1: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一是设备经过非官方渠道的维修或更换零部件,导致苹果官网记录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二是购买的设备可能是二手翻新机,其序列号对应的购买日期并非当前使用者的购买时间;三是苹果系统的数据出现错误或延迟更新,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存在,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方法再次核实购买日期,或者联系苹果官方客服寻求帮助。
-
Q2:使用第三方工具查询苹果手机购买日期安全吗?
- A2:正规的、知名的第三方工具在查询过程中会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但如果选择了不可信的第三方工具,可能会存在安全风险,例如个人信息泄露、遭受恶意软件攻击等,在使用第三方工具查询时,要选择在应用商店中评分较高、下载量较大且经过官方审核的应用,避免从不明来源下载和安装应用,要注意查看应用的权限申请,避免授予不必要的权限,以防个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环云手机汇 - 聚焦全球新机与行业动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