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仕召回事件的源头是否为电芯缺陷?
仕召回事件的源头确实与电芯缺陷有关,以下是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与召回原因
-
召回规模与型号
罗马仕于2025年6月16日宣布召回三款充电宝(型号PAC20-272、PAC20-392、PLT20A-152),共计49.17万台,生产日期为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召回原因是“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导致极端场景下可能过热燃烧。 -
官方声明与问题定性
罗马仕在公告中明确将问题归咎于“电芯原材料缺陷”,包括电芯组装工艺和原材料质量隐患,2019年其曾因“电芯组装工艺缺陷”召回3792台产品,此次问题进一步升级为“电芯原材料波动”。
电芯缺陷的具体表现与风险
缺陷类型 | 具体表现 | 风险场景 |
---|---|---|
电芯原材料问题 | 使用工业级碳酸锂(杂质多、成本低)或未经批准的隔膜材料变更 | 长期使用后隔膜绝缘失效,导致内部短路或热失控 |
电芯结构不稳定 | B/C品电芯(非A品)内部结构松散,易因短路或过充引发热失控 | 高温环境、边充边用、封闭场景(如被子中)散热不足 |
供应链管理漏洞 | 供应商安普瑞斯违规更换电芯隔膜材料,导致行业性安全隐患 | 多家品牌(如安克、绿联)采用同一供应商电芯,引发连锁反应 |
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
行业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 罗马仕以“极致低价”策略(79-120元/2万毫安)抢占市场,但电芯成本占比最高,企业可能选择B/C品电芯或工业级材料降低成本。
- 对比高端品牌(如安克售价139-300元),罗马仕的品控投入受限,导致安全隐患累积。
-
供应链监管缺失
- 核心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被曝违规更换原材料(如隔膜),其3C认证被暂停,影响下游品牌认证。
- 罗马仕未有效把控供应商质量,反映出全链路品控体系漏洞。
-
行业标准滞后
- 现行国标(GB/T35590)对电芯热失控、阻燃材料等关键指标要求过低,且未覆盖户外电源等新兴品类。
- 企业依赖CCC认证,但监管抽查显示34%产品不合格,认证流程形式化。
与其他品牌问题的关联性
-
安克创新的相似困境
- 安克在2025年6月因“某供应商电芯未经批准变更原材料”召回71万台充电宝,与罗马仕共享同一供应商安普瑞斯。
- 两者均暴露电芯供应链的系统性风险,行业信任危机蔓延至小米、绿联等品牌。
-
行业安全技术短板
- 充电宝安全依赖三道防线:过充保护、散热管理、短路保护。
- 罗马仕事件显示,其在散热设计(如缺乏独立散热板或半导体散热器)和电芯瑕疵检测(如CT扫描式筛查)上存在技术缺位。
消费者应对与行业影响
-
消费者建议
- 立即停用召回批次产品(可通过罗马仕官网查询型号),退回可获全额退款。
- 选购时优先选择通过UL2056标准(更严苛)认证的产品,避免低价劣质电芯。
-
行业潜在变革
- 监管层面:民航已禁止携带无3C标识或被召回的充电宝,未来可能强化对电芯供应链的穿透式管理。
- 企业策略:头部品牌需从“卷参数”转向安全技术投入(如智能预警、防爆设计),否则可能被市场淘汰。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罗马仕召回事件是否影响其他型号或品牌的充电宝?
答:是,非召回型号仍发生自燃案例(如广西高校学生新购产品爆炸),且供应商安普瑞斯的电芯被多家品牌(如安克、绿联)采用,行业信任危机可能扩散。
问题2:如何判断自己的充电宝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答:
- 检查是否属于召回批次(罗马仕官网或电商平台公告);
- 观察使用中是否异常发热、鼓包;
- 优先选择通过UL2056或CQC认证的产品,并避免在高温、封闭环境中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环云手机汇 - 聚焦全球新机与行业动态!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